亲爱的任意门:雨林低语

January 12, 2025

挺拔的树干从大地延伸而上,仿佛不见尽头。(王璐琼摄)

这几天,我陪朋友打卡了新加坡的各大景点,像是滨海湾花园、圣淘沙沙滩、克拉码头等。当谈起新加坡的自然风貌,朋友感慨道,在这里,人与自然并非对立的存在,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痕迹布满城市的每个角落。两者之间的界限也被消除,人类也不再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求。但这般自然仿佛臣服于人类的意志, 显得不够自然。圣淘沙的海浪安静得像是经过了驯服,缺少了原始的野性。

在美世界,穿越四楼小贩中心的一条隐秘通道,会抵达一片远离城市喧嚣的雨林。那儿有南美假樱桃、火筒树、山桐、山楝、猪笼草, 等等之前我无法叫出的植物名称。从射靶场自然公园到华莱士小径上,新加坡自然与城市间那原本模糊的界限,渐渐变得清晰。其中,最让我震撼的是一棵巍峨的大树,挺拔的树干从大地延伸而上,仿佛不见尽头。它那繁茂的枝叶形成一把巨伞,遮蔽了天空,阳光被切割成点点光斑,透过叶隙,洒落在地面上。每当站在这样一棵历经岁月的大树下,看着它粗壮的根系深深扎入大地,我总是心生敬畏。这样的大树,要经历多少的风风雨雨,最后才能长出这般模样? 人应如这树一般,紧紧扎根于大地,向阳生长,任风雨洗礼。我站在树下,仰望它那如同苍穹的枝叶,拍下了这一刻的静谧。

再走几步路,会看到一些被砍断的树干。老师解释道,这些大树在倒下后,砍断而没有被移除是为了维持甲虫的生态系统。据说,曾有一位探险家就在这些树干上,发现了五十多种前所未见的甲虫。继续前行,会发现有些大树的枝干上会结满无花果。它们攀附在大树的枝干上,竟然也可以抵达无比高的高度。大树从土壤中汲取养分,为其他植物提供生长的环境。即使倒下,它们的遗骸依然成为无数生物的庇护所。若将大树和人作比较,大树的伟大与坚韧远胜过大多数人。

我想朋友口中所说的“野性” 是指自然对生命的威胁,人类对于自然的恐惧。这两者之间,往往隐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美感。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定会导致自然被驯化、治理,昔日的壮观与不可预知的力量也随之消退。或许,这正是我们今日所感受到的“缺失”。自然与人类从不该是对立的存在。除了索取资源,自然里蕴含着太多更为珍贵的事物,值得我们以一颗谦卑之心去学习。

从新加坡的某些自然景观来看,它们或许是人类的产物。正因如此,当我们把目光看向那些存在已久的自然,更应放慢脚步去感受彼此的差异。这是这趟徒步给我引发的一些思考,也是当我站在风中,目送天空飘落的片片落叶时,所想要保留和感知的,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无形力量。